a) 孕婦發生缺鐵性貧血的比例較高,這是因為在妊娠期,由于需鐵量急劇增加,如果不補充高鐵食物,很容易造成缺鐵性貧血。通常來說,缺鐵的病因無外乎三種原因:一是失血過多,如女性月經過多、急慢性失血;二是攝入不足,如挑食、偏食、減肥、缺牙等;三是吸收不良,如胃腸消化系統疾病,濃茶、濃咖啡等。
b) 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是血液科一種常見的疾病。近年來,再障的發病率已有明顯增加,發病年齡有兩個高峰,分別在20歲前后和60歲以后,重型再障起病急,進展迅速,常以出血和感染發熱為首發癥狀。在出現身體異常疲勞乏力(這通常預示著貧血)、臉色蒼白、皮膚出現一塊一塊黑紫色斑塊(皮下組織出血)、口腔黏膜或牙齦出血時都應該查一查血常規,從而盡早發現再障的端倪。
c) 地中海貧血(簡稱地貧),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病,孕婦在做血常規檢查時,醫生及時發現罹患地貧的高危人群就可以積極防范。
2、 血液病
a) 其實身體是否出現血液疾病也是可以通過血常規檢查判斷出來的,比如肝臟疾病或者是白血病,那么在這個時候,希望大家要提高警惕。
b) 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,老百姓又稱之為“血癌”。它有急性和慢性之分,兒童90%以上是急性白血病,尤其是2-7歲的兒童高發。兒童白血病典型的臨床表現有:進行性貧血、出血、發熱和肝脾淋巴結腫大。
c) 值得注意的是,有很多白血病患兒的早期癥狀非常不典型,很多時候家長會忽略。因此,對不明原因的發熱、貧血、出血、骨關節疼痛、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應提高警惕。
3、 身體是否出現過敏反應以及寄生蟲感染
a) 對于成年人來說,出現寄生蟲感染以及過敏的反應是比較少見的,但是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,則會經常有這些問題出現。
4、 出血
a) 血小板主要負責止血凝血。血小板的量過低,可能就會經常出現皮下出血,皮膚出血點或瘀斑等,也就是我們身上很容易就會出現青一塊,紫一塊的癥狀,身上有傷口很容易止不住血,如鼻衄、牙齦出血,磕到碰到還會發生內出血。血小板減少性疾病有: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放射性損傷、骨髓纖維化、DIC、白血病等。
5、 其他
a) 血常規檢查異常,除了查以上幾種疾病外,還可能提示其他血液病,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、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,同時血常規檢查也是診斷許多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依據,如白細胞升高常提示細菌感染,白細胞和(或)血小板減少往往提示病毒感染。所以,大家要重視血常規檢查。